二O一七學年第二學期工作思路
2017學年第二學期我們將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堅持教育“四為”方向,不忘立德樹人初心;堅持正確價值取向,不斷滿足人民群眾的新期盼;堅持深化改革,不斷激發發展活力和動力;補齊短板強素質,拉高標桿樹形象,激情涌動譜新篇,為服務紹興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新貢獻。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黨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國全省職業教育會議精神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進一步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見》、《國家級重點技師學院建設評估標準》等文件精神,根據教育部等六部委《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規劃(2014—2020年)》和《浙江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實施意見》、職業教育“十三五”規劃,貫徹《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的文件精神,積極開展“五星三名”工程,辦好六十周年校慶,凝心聚力,努力開創學校建設新局面。
二、工作目標和措施
1.落實師資隊伍的“一二三四”,建設一支肯干事會干事干成事的高素質職教鐵軍。“一”指一個前提即忠誠,忠于黨忠于祖國忠于人民的教育事業;“二”指建設雙師型隊伍(又稱技工院校一體化教師隊伍);“三”指三高引領即高學歷(教師中取得碩士研究生以上學歷或學位的比例達到18%)、高職稱(高級職稱教師比例達到28%)高素質(具有先鋒模范榜樣作用的優秀教師)“四”指四個優化即優化師資隊伍的“職稱”、“學歷”、“學緣”、“年齡”結構。
以中層干部后備隊伍培養為抓手,用高標準引領、以創新驅動、建支撐平臺,培養一批集體榮譽感強,顧大局講奉獻的優秀教師干部隊伍。
2.建設具有較強科研技能的師資隊伍。一是組織好教師參加各級各類省市級課題申報,省級以上立項課題數量4項以上。2018年度立項的校級課題和校級小課題的研究數量不少于教師數的30%。做好現代學徒制企業和省成人教育品牌課題2項。二是以雙導師隊伍建設為抓手,校企雙元為平臺,結合現代學徒制的深入推進,建立高技能人才培養指導委員會,制定學校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培養發展規劃,搭建高技能人才培養院校與企業對接平臺,引領高技能人才培養與發展。
3.扎實開展師資隊伍精準培訓。一是開展以職業核心能力提升為重點的校本培訓;二是統籌師資情況開展好繼續教育省級以上培訓及教育系統、人力與社保系統的培訓;三是制定并啟動《青年教師素質提升培養實施計劃》實施35周歲以下青年教師"七個一工程"(即“上得一堂好課、練好一項技能、做好一門微課、管好一個班級、帶好一類競賽,寫好一篇論文,承擔一項課題”) 培養青年教師團隊合作,學習能力,自我管理,禮儀修養等八大核心職業能力。四是加強專兼職師資培訓。制訂《兼職教師聘任及管理辦法》,規范兼職教師聘任制度,加強兼職教師教學管理和考核。
4.扎實推動“雙師”和“名師名專業”建設,起好傳幫帶作用的同時擴大學校影響力。圍繞禹道匠心課程體系,推進制匠工程,構建學院特色的“匠星”專業技能水平認證體系和基本框架。名師工作室要采用新途徑新方法進行建設。每個專業確定“雙師”素質專業學科帶頭人培養對象和骨干教師培養對象,組建由2-3名外聘專家、教師組成的團隊,著力強化競賽輔導團隊、高考升學教學團隊、高工段專業教學團隊、青藍建設團隊等建設。組織教師參加各級教學比賽,獲獎比例力爭在30%以上。
(二)強化內涵建設,不斷提升人才培養質量
1.克服黨建工作與教學工作“兩張皮”現象,發揮“黨建+”作用。以五好基層黨組織標準,用黨建帶學校工作帶教學工作帶團建全面發展。改變黨員教工為學習而學習的狀態,通過星級評定、先鋒指數評定等措施將思想行動轉變到模范帶頭作用上來,落實到教育教學實際工作中。進一步加強教學團隊和教師教學能力培養,重點推動學院高技能人才的培養和教師能力提升,做教學骨干做師生標桿。以教代會為平臺提升學校治理能力;以國際合作辦學為抓手提升學校的國際合作辦學理念;以建設“三名工程”為重點提升學校綜合實力;以校園文化標志和應用系統建設聚人氣擴影響,宣傳職教好聲音,講好職教好故事,舉辦好60周年校慶,進一步提升學校的社會美譽度影響力和家長的滿意度。
2.深化選擇性課改,加強高技能人才培養。進一步改革學生考核評價辦法,把中職課改和技工一體化教學改革要求整合到實施性教學計劃中,落實教學實訓比1:1。推進“五雙六定”高技能人才培養,重點做好人才培養模式推進、高工段評價制度完善、高工段課程體系修訂、匠星人才孵化等工作。積極打造精品課程,開發校本教材,提升品質教學。采取管理優化、團隊強化、課改深化、實訓禹化、匠星孵化等措施,促成“互聯網+”架構優化,三階五級遞進教學實現學生“一生一品”發展,使學生“手里有活、肚里有貨、心里有夢”。
3.實施教學診斷與改進,力創技能競賽成績新高度。落實省技工院校教學計劃等的規范管理,完善教師教學質量評價體系與系部教學質量評價體系及系部教學問診機制,不斷進行教育教學診斷與改進。一是以面向人人、技能提升為立足點,落實專業競賽梯隊建設,爭取技能和文化課抽測創優,為師生各級各類(包括全國、世界)技能大賽取得優秀成績作好保障。二是加強高職高考班工作(今年本科目標28人比去年增加2人);三是引導16級高工段學生繼續讀高級工專業,完成學校高工階段性規模目標即高工段人數占原班級人數的60%以上;四是爭取市級省級技能競賽6-8個一等獎,全國技能大賽2-3塊金牌,力爭世界技能大賽沖出浙江;五是全國文明風采大賽力爭3個一等獎。
4.以安全和諧為目標,創新德育形式樹品牌特色。一是創建平安校園。優化落實安全工作責任鏈和教職工“一崗四責全員育人”,重點是加大監防系統建設。加強常規管理進行行為規范養成教育,設系部兼職心理輔導教師定期關注特殊問題學生。二是加強共青團及學生會干部、住管會干部、志愿者隊伍建設,使志愿服務科學化、項目化、網絡化。三是進一步重視體藝衛工作,加強對體藝衛等特色教育教學工作的指導和管理。貫徹實施《學生體質健康標準》,開好春季達標運動會,抓好“兩操”,重視和加強學校課外文體活動,有效提升學生體質健康水平和體育競技水平,體育比賽力爭市直前列。加強衛生教育、垃圾分類教育和管理工作。四是創新德育形式和學生核心素養培育體系。提升學生核心素養,研究德育管理實效,使“五育聯動”活動化; “四心”教育常態化;文明風采比賽常規化;德育安全教育個性化生活化;禮儀教育德育品牌特色化。五是進一步加強新疆班管理。一要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繼續以民族團結教育、感恩教育為抓手,探索“五育聯動”德育機制在新疆內職班工作中的實施。二要完善新疆學部的規章制度。提高預警意識,優化管理模式,確保新疆內職學生安全和穩定。三要繼續探索新疆學部教育教學管理機制,通過班主任微論壇、新疆學部主任與系主任秘書例會制度、青春期教育、疾病預防講座等形成良好的校風、教風、學風、會風,提高內職班教育教學質量和管理服務質量。
(三)校企合作共育人才,協同創新未雨綢繆共贏未來
1.進一步深化校企合作,促進校企雙主體在教學實習中的無縫對接。一是開展示范性職教集團建設,爭創省級標桿。2018年爭取校企合作簽約單位達120家以上。二是以“五雙六定”為目標,根據行業企業標準,將職業教育、國家職業資格證書、職業培訓整合,研發符合企業需求和職業教育規律的地方特色教材,建設校本教材精品課程。三是創設現代學徒制管理機構,制定“關于紹興市職教中心現代學徒制實施的相關細則”,管理職能進行合理分解與整合,校內相關處室部門(實習就業指導處、德育安保處、教務招生辦及各系部教學副主任等)協同管理,實施有效考核。四是加強實習生安全和質量管理,加強與優秀畢業生的聯系溝通,重點做好2018應屆畢業生省教科院畢業生調查與質量跟蹤工作;做好畢業生、新生等相關學籍管理工作,確保準確無誤。
2.建開放實訓基地,做好專業調整及新專業開發工作。
完善現代餐旅服務實訓基地和文化創意類專業實訓基地,全面實行7S管理。一是以頂崗實習基地為載體,建設一支由企業技術人員構成的頂崗實習指導教師隊伍;二是結合頂崗實訓基地建設,專業教師深入合作企業一線兼職,參與企業生產和技術研發。三是在一系列校企合作系部實訓常規化管理中完成新專業調研及開設申報工作,根據本市當前產業經濟發展情況和學校近三年發展規劃,逐步適度調整專業結構布局。本學期要完成護理等5個新專業調研和開設申報工作,完成新增申報5個高級工專業(工業產品設計等)和1個技師專業(電氣技術應用)。2018年計劃招生1200名。
3.創新培訓工作,提升服務社會能力。一是推進高等學歷教育辦學質量,穩定遠程教育規模,打造高端留學品牌。二是做精技能培訓品牌。2018年上半年爭取高技能人才培養培訓為400人,各級各類社會培訓總量為4000人次以上。使2018全年培訓達到高技能人才培養培訓為800人,各級各類社會培訓總量為8000人次。三是承辦好本系統教工及本校學生的常規性培訓、繼續教育培訓、技能培訓及考證考務工作。舉辦10期職校教師繼續教育培訓,實現600人次的培訓量(其中90學時培訓占20%)完成市教育局培訓目標;積極開展高層次多樣化社會培訓項目,服務各系部做好技能考證教學;積極承辦主管部門的教學教研活動和比賽,提升服務社會能力,擴大學校知名度和美譽度。
4.開拓國際合作辦學,探索中職教育國際合作模式。建立職教國際交流平臺,推進與國外先進職業院校的實質性合作。一是依托教育服務公司的海外教育資源,引進境外師資,實施師資海外培訓計劃,加大校教師海外進修的支持力度,提高師資隊伍的國際合作水平。在教師中扎實開展第二期德國先進“雙元制”教學培訓;二是辦好中德數控高技能合作班,聘請德國專家來校為學生進行項目模塊教學,積極探索建立中外合作的職業教育集團,探索中職教育“走出去”的模式和經驗。
5.規范后勤保障,辦好有職教特色60周年校慶。一是做好基建維修審計建檔工作,加強招投標管理和預算,做好發票報銷工作;及時完成資金有效使用和余額使用,提高資金使用率(資金使用率目標98%)。按照上級要求做到規范操作,并做好佐證資料。修訂完善采購工作制度,規范操作流程,使資料內容齊全規范,程序到位;推進學院新校區建設,新疆學部選修課場地建設完工。二是借助2018年60年校慶契機實施校史文化、校友文化、社團文化、宿舍文化等文化建設項目,著力打造“禹道匠心”為核心的校園文化。加強學校職教品牌開發、宣傳與形象管理,加強與知名媒體平臺合作,傳遞學校特色和優勢,擴大知名度、美譽度,提升學校品牌價值,為下半年校慶做好全面宣傳工作。三是深化數字校園建設和應用。開拓工資網上查詢功能,進一步開發和細化教務管理、學生核心素養評價系統,校園OA行政管理,教學資源庫,智慧校園等平臺。使各平臺能真正為提升學校管理的精細化、科學化、高效化發揮作用。
2018年3月5日
賬號+密碼登錄
手機+密碼登錄
還沒有賬號?
立即注冊